糖网 其他 前车之鉴 后事之师!新西兰糖污染事件对国内糖企的警示与防范

前车之鉴 后事之师!新西兰糖污染事件对国内糖企的警示与防范

和20000+糖人一起关注糖网公众号

广告位

大家好,最近你可能听说了新西兰一家糖业公司的大事:因为运输过程出了纰漏,进口的糖竟然被铅污染,导致大量售出给消费者的糖被迫召回,糖企被罚了149500新西兰元(约为人民币62万元)。虽然这事发生在海外,但对我们国内制糖企业来说,绝对是一个大大的警钟!下面就和大家聊聊如何防范类似风险。


一、新西兰食糖铅含量超标事件

(新西兰糖业公司Chelsea Sugar糖厂)

新西兰Chelsea Sugar糖厂在从澳大利亚进口糖时,竟然选用了曾经运过金属硫化物的船只。明明有清洁报告,却因为清洗不彻底,再加上船上的管道出问题,糖在运输途中就被铅污染了。结果,糖厂不仅生产出了问题糖,连检测到异常后也没能及时停产和召回,最终害得市场上流通了大量不合格产品,还不得不面临高额罚款。

1.事件经过

2021年9月,该糖厂从澳大利亚进口糖原料,运输过程中因货船 Rin Treasure 曾装载金属硫化物(铅和锌)而导致污染。尽管出发前船舱清理并获得合格报告,但清洁工作未彻底完成,且一根破损的管道可能加剧了污染。该公司随后使用这批糖生产并向市场供应了971吨糖制品。

9月15日至24日,企业对该批糖进行了检测。10月7日首次检测结果显示铅含量超标,但公司未立即停止生产和销售,而是进行额外测试。最终确认污染后,部分产品已在10月至11月初售出。直到11月3日,新西兰食品安全局才获悉此事,并于11月4日启动消费者层面的产品召回,距污染糖抵达新西兰已过去6周。

2.时间线及判罚结果

2021年9月

  • 9月初:新西兰糖业公司(Chelsea Sugar)从澳大利亚昆士兰进口糖原料,货船 Rin Treasure 曾装载金属硫化物(铅和锌),运输前虽进行了清洁,但未能彻底清除残留物。
  • 9月3日:公司获知该船未通过安全调查报告,不适合运输散装糖,但仍然选择使用该船。
  • 9月15日至24日:公司对该批糖进行样本检测,同时继续使用该批糖进行生产和销售。

2021年10月

  • 10月7日:首次检测结果显示铅含量超标,但公司未立即采取措施,而是进行额外测试以确认污染程度。
  • 10月至11月初:部分受污染糖制品已进入市场并销售。

2021年11月

  • 11月3日:新西兰食品安全局(NZFS)接到公司报告,得知铅污染问题,认为公司反应过慢。
  • 11月4日:启动消费者层面的产品召回,召回范围达数千包糖制品,影响市场供应约971吨。

2021年12月

  • 12月:由于新西兰糖业公司向超市提供了错误信息,导致两次额外召回,更多受污染产品进入消费者手中。

2024年9月

  • 法院审理:奥克兰地区法院对该公司进行审理,指控其违反国家食品安全计划(NP),并因疏忽危害消费者安全。

2025年2月7日

  • 法院判决:公司被判罚149,500新西兰元,法院指出其未能及时检测和管控铅污染,导致大规模召回,对市场和消费者造成严重影响。

新西兰食品安全局副局长文森特·阿布克尔表示,此类大规模违规行为极为罕见,法院的判决释放了强烈信号,他称“虽然食用这种糖的风险很低,但我们对这次召回事件的进展感到担忧,此类行为不会被容忍,公共安全不容忽视”。该事件凸显了食品企业在供应链管理、食品检测和危机应对方面的不足,未来应采取更严格的质量控制措施,以防止类似事件再次发生。

二、此次事件对国内制糖企业的警示

首先对新西兰的食品安全管理高度认可,这件事在某些国、某些人可能认为是小事!不要认为类似事件离我们很远,用装过煤制油等有毒物质的油罐车来装运食用油,就在你我他身边发生过,前车之鉴,后事之师!

这个事儿说明两个问题:

  • 一是供应链管理不到位:选船、清洗这些环节出现问题,直接影响到糖的安全。
  • 二是内部反应迟缓:发现问题后不果断停产、召回,只是一拖再拖,让问题扩大化。

1. 国内制糖企业要注意哪些问题?

其实,无论是国外还是国内,制糖企业在生产过程中都要面对类似的风险。咱们国内的企业虽然环境和管理方式可能有所不同,但以下几点绝不能忽视:

① 严格挑选供应商和物流伙伴

  • 选对合作伙伴严格检查:一定要找那些信誉好、资质齐全的供应商和物流公司,在实际合作过程中严加检查,不要认为有资质的合作公司就100%安全。
  • 关注过往记录:对供应商的历史记录进行详细调查,避免合作方曾有过类似问题。

② 全程把控原料检测

  • 入厂检测不能省:严格执行原料入厂检验制度,对于生产直供超市的糖厂和分装厂家,糖原料进厂后,第一时间进行严格检测,确保合格才能进入生产流程。
  • 生产过程中的多次抽检:不仅要在原料入厂时检测,生产中和成品出厂前都要安排抽查,防患于未然。

③ 快速反应机制要到位

  • 一旦发现问题,马上停产:绝不能拖延,任何异常情况都必须立即停产、封存疑似产品。
  • 迅速启动召回程序:如果产品已经流入市场,必须第一时间通知各方,启动召回,防止问题蔓延。

④ 加强内部员工培训

  • 食品安全意识不能松懈:让每个员工都清楚,自己的一丝疏忽都可能引发大问题,不止是企业损失那么简单,引发食品社会安全事故对企业来说是灭顶之灾。
  • 定期演练应急预案:通过演练让员工知道出现问题时该如何操作,确保在关键时刻大家都能迅速应对。

⑤ 运用信息化手段进行监控

  • 实时监控全流程:利用先进的信息技术,对从原料采购到生产、运输、仓储等全链条进行实时监控。
  • 建立预警系统:一旦检测到异常数据,系统自动报警,相关部门能够第一时间介入处理。

2. 实实在在的建议

作为制糖企业,我们的产品不仅仅是糖,更关系到千家万户的健康和生活质量。下面是一些更具体的建议,希望能帮到大家:

  • 定期审核供应链:把所有供应商和物流伙伴的情况进行定期检查,不合格的及时更换。
  • 完善检测设备和标准:投入适当的资金升级检测设备,确保检测手段先进、检测结果准确,严格执行原辅料入厂检验制度。
  • 内部沟通要畅通:生产、质检、物流部门之间一定要建立起良好的沟通机制,出现问题时能及时共享信息。
  • 别掉以轻心:任何时候都不能抱侥幸心理,食品安全没有小事,一点点的疏忽都可能酿成大祸。

3、食品安全重于泰山

新西兰糖污染事件告诉我们:食品安全重于泰山,食品安全是企业发展的基石,绝不能因为一时的侥幸而忽视每个细节。希望国内的制糖企业都能从中吸取教训,认真把控每个环节,从供应链管理到内部应急,每一步都做到严谨细致。只有这样,才能确保我们的产品真正做到安全、放心,也才能赢得消费者的信任。

前车之鉴,后事之师!真抓实干,别让“侥幸”成为企业发展的绊脚石!

 

 

 

 

发布您的信息

云之糖

本站部分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yntw.com糖网立场及观点,转载请注明出处://www.jz0743.com/2025/02/32995.html
上一篇
下一篇

发表回复

联系我们

联系我们

086-17608830848

在线咨询: QQ交谈

邮箱: #

工作时间:周一至周五,9:00-18:30,节假日休息
关注微信
微信扫一扫关注我们

微信扫一扫关注我们

关注微博
返回顶部
Baidu
map