中国商报 记者 彭丽芳 糖业是广西的传统优势产业,2020/2021年榨季,全区糖料蔗种植面积1115万亩,实际开榨糖厂79家,糖料蔗入榨量4921万吨,比上榨季增加342万吨,增幅7.47%;产糖量628.79万吨,比上榨季增加28.79万吨,增幅4.8%;吨糖不含税销售成本下降至4870元,全区大部分制糖企业实现盈利……
一连串可喜数据的背后,是广西各级各部门的不懈努力和付出。近年来,广西深入优化产业结构,通过开展对标、定标、追标“三标”活动,加快推动制糖企业自动化、智能化、数字化“三化”改造,全区40%以上糖厂配备自动包装码垛、自动卸蔗设备,单工序DCS控制技术得到了普遍应用。
时下正值新榨季,各糖厂门前再现运蔗车辆排长队等候进入的繁忙景象。在广西来宾东糖凤凰有限公司(以下简称凤凰公司)厂区,中国商报记者看到,满载20多吨甘蔗的卡车到达甘蔗投放处后,由自动卸蔗系统快速完成卸货。转眼间,卡车里的甘蔗就被倾倒入蔗槽里,以较快的速度进厂压榨。
“这是今年公司新改造的甘蔗自卸翻板系统,生产及安全管理符合标准化要求,卸蔗效率比技改前提高50%以上。”该公司党委书记、工会主席李晓健表示,自改制以来,凤凰公司加大引进和使用新设备、新技术的力度,大力改善生产环境,大大降低了员工的劳动强度。尤其是近两年,企业按照“三标”建设要求,从原料蔗生产、生产工艺流程到产品入库发运等环节进行技术改造和升级,让原先日榨3000多吨的小糖厂发展到现在日榨12000吨的现代化大型制糖企业。
同样,作为广西最早的机械化糖厂的南宁糖业股份有限公司明阳糖厂通过“三标、三化”技改项目的实施,在减员、增效、提标、降耗等方面均取得明显成效。
日前,中国商报记者跟随该厂副厂长滕新源的脚步,实地探访了一线生产车间。在压榨车间中控室,工作人员正目不转睛地盯着屏幕,密切留意各个生产环节的数据指标变化。
“甘蔗在进场、装卸、运输、破碎、压榨等多个流程均实现了自动化生产,并可以通过大屏幕进行实时监控。”滕新源指着监控大屏向记者介绍道。
在广西,像凤凰公司、明阳糖厂这样技改成效突出的糖企还有不少,这仅是广西为提升企业生产效益加快糖业高质量发展的一个缩影。近年来,广西还针对制糖企业“散、小、弱”问题,加快推进战略重组和淘汰过剩产能,相关制糖企业的产能利用率和经营效益大幅提高。
据广西糖业发展办市场服务与资金管理处副处长丘艾莉介绍,通过战略重组和淘汰过剩产能,全区制糖企业集团由2016年的17家重组减少到10家,在册糖厂数量由102家减少到83家,累计淘汰落后产能7.75万吨/日,产能利用率由52.9%提高到66.1%。
南宁糖业股份有限公司党委副书记李建华表示,南宁糖业未来将进一步优化资源配置及战略发展项目,争取在两年内整合资源、盘活资产、内部挖潜增效,五年内通过培育主业、发展新兴产业、延伸产业链等多种方式,做大做强核心主业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