据全国农技推广网3月6日的统计数据显示,草地贪夜蛾在云南、广东、海南、广西、福建、四川、贵州7省(区)176个县玉米田查见幼虫,累计发生面积76万亩,比2周前增加33个县和11.2万亩,目前在田发生面积55.5万亩。广西局部甘蔗田零星见虫,当前小麦田未查见幼虫危害。
在云南、广东、海南、广西、福建、四川、贵州、江西8省(区)228个县见成虫,云南近期边境站点出现虫量突增现象。
记者向文山市农业农村局植保植检站了解到,目前新平、卧龙、喜古等乡镇(街道)已经发现草地贪夜蛾的踪迹,主要危害冬玉米,发生面积350亩,防治460亩,玉米有虫株率10—30%,虫口密度每百株7—20头。
草地贪夜蛾源发于美洲热带、亚热带地区,2019年首次入侵中国,西南和华南地区见虫面积约1600万亩。经过全力防控,危害区域控制在云南、广西等局部地区,实际危害面积约240万亩,虫害地区产量损失控制在5%以内。
云南省农业农村厅统计,2019年1月,草地贪夜蛾入侵云南后,对玉米、甘蔗等生产构成严重威胁。截至2019年12月31日,全省累计发生面积997.19万亩。通过全力防控,将危害损失控制在8%的国家要求线以内,未发生大面积危害。
近日,中国农业农村部种植业管理司司长潘文博称,专家分析认为,草地贪夜蛾在中国西南华南适宜生存,目前在这些地区已经定殖了,它成为了又一个“北迁南回,周年循环”的重大迁飞性害虫。据监测,2020年草地贪夜蛾虫源基数大,北迁的时间要提早,预计是一个重发生的态势。
对此,云南省组织16个州(市)农业农村部门设立监测点3500个,布置3万余套性诱设备,安装高空测报灯26台;组织沿边境8州(市)开展监测排查,组织人员收集编制技术资料;建立了一周两报的虫情调查报送制度。
此外,组织云南农业大学、云南省农科院与全省农业农村系统协作攻关,筛选出了38种农药配方、防治方法以及一批性诱剂、杀虫灯产品及综合防控技术,推广农民因地制宜科学应用。
据了解,2019年1月,草地贪夜蛾首次迁飞入侵云南省江城县,3月底便迅速扩散到全省7个州(市)30个县。截至2019年6月13日,已有16州(市)125个县确认因此受灾,被危害作物有玉米、甘蔗、高粱、生姜,文山市累计发生面积24.15万亩,防治面积26.465万亩次,防治后挽回损失 270.5万公斤。云南省累计发生面积129.135万亩次,防治面积近172.89万亩次。整个中国见虫面积超1500万亩。
草地贪夜蛾是啥“幺蛾子”?
草地贪夜蛾,是鳞翅目夜蛾科灰翅夜蛾属的一种昆虫,原产于美洲热带和亚热带地区。2016年1月在非洲首次被发现,2年时间内遍及非洲44个国家和地区,造成数十亿美元损失。2018年8月,联合国粮农组织发出全球预警。
草地贪夜蛾具有寄主广泛性、扩散速度快、波及危害范围广、繁殖能力强等特点。具体来说,它有以下特点:
能吃:草地夜蛾是杂食性害虫,寄主植物广泛,但明显嗜好禾本科。最常危害杂草、玉米、水稻、高粱、甘蔗;也危害棉花、十字花科、葫芦科、花生、苜蓿、洋葱、菜豆属、甘薯、番茄及其他茄科植物(茄皮紫、烟草、辣椒属)、多种观赏植物(菊科、康乃馨、天竺葵属)等高达80余种植物。
能生:草地贪夜蛾繁殖能力强,一只母蛾子一生可产卵900-1000粒,最高可产2000粒卵。而且它的生长周期特别短,每个卵只要2-3周的时间又长大生娃了。
能飞:迁飞能力强,外号“行军虫”,一晚可飞行100公里,成虫在产卵前可迁飞500公里。有报道称,草地贪夜蛾成虫在30小时内就可从美国的密西西比州迁飞到加拿大南部,路程达1600公里。
适应力强:草地贪夜蛾适生范围广,从11-30摄氏度,都是它的适生温度。
破坏力极强:草地贪夜蛾可危害80多种植物,尤其嗜好玉米、水稻、小麦、高粱等粮食作物。据了解,幼虫取食叶片可造成落叶,有时大量幼虫以切根方式危害,切断种苗和幼小植株的茎,造成很大损失。老龄幼虫同切根虫一样,可将30日龄的幼苗沿基部切断。就拿玉米为例,玉米苗期受害一般可减产10-25%,严重危害田块可造成毁种绝收,是世界十大植物害虫之一。
扩展速度快:草地贪夜蛾为迁飞性害虫,此前已在美洲、非洲肆虐,对当地农业生产带来严重危害。该虫害自2016年年初传入非洲后,截至2018年1月,撒哈拉以南的44个非洲国家几乎全部沦陷,严重影响了当地的玉米生产。据报道,仅在已被入侵的非洲12个玉米种植国家中,草地贪夜蛾危害使得玉米年减产830-2060万吨,经济损失高达24.8-61.9亿美元。
我国邻国基本都已发生,境外虫源地域范围广,种群数量巨大。伴随西南季风,自5月中旬开始,境外虫源以及在我国云南、广西等地区定殖繁衍的成虫,可进一步迁飞扩展至长江和江准流域,6-7月份,可继续北迁至黄淮、华北乃至东北和西北地区,虫情有扩散蔓延的危险。专家分析预测,预计威胁玉米面积将达2亿亩以上,防控任务十分艰巨。
抗药性强:草地贪夜蛾原产于美洲,几十年来从美洲出发跨越各大洲,经历过数十个国家的几十种农药的打击,对很多农药已经有了抗性。常年频繁使用农药,它已经将这种抗性遗传了下去,携带着抗药性基因,非常不容易防治。